主要的不結盟國家被吹捧為幫助結束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的可能調解人。貝爾格萊德將扮演什麼角色還有待觀察。

1961 年 9 月 1 日,南斯拉夫總統約瑟普·布羅茲·鐵託在貝爾格萊德主持召開不結盟會議,有 24 個國家參加。

二戰後,在共產主義統治下和冷戰期間,南斯拉夫是一個非常不尋常的歐洲國家。

其領導人約瑟普·布羅茲·鐵托 ( Josip Broz Tito ) 是 1955 年亞非會議(也稱為萬隆會議)的共同發起人。會議由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主持,中國總理周恩來、印度總理尼赫魯、埃及總統納賽爾、加納未來總統恩克魯瑪等眾多歷史名人出席。它加速了非殖民化進程,並促成了不結盟運動 (NAM) 的成立,該運動於 1961 年在貝爾格萊德舉行的24 國首腦會議上正式成立。

通過這種方式,南斯拉夫在將亞洲和非洲從歐洲的統治下解放出來的全球努力中發揮了主導作用。該運動努力避免站在全球霸權競爭者美國領導的西方和蘇聯一邊。現在,在多極化的後冷戰時代,不結盟國家最好被描述為多結盟國家。但中立仍有其好處。

歐洲的不結盟國家

在歐洲,1975 年成立了一個會議,後來演變成一個組織。它旨在建立民主結構並克服北約和華約這兩個敵對軍事聯盟之間的深刻分歧。通過合作和建立軍事信任,歐洲的安全得到加強。在 1972 年在赫爾辛基發起的進程的基礎上,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 (歐安會) 誕生了。1994 年,該實體更名為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即歐安組織,該組織如今擁有 57 個成員國。

夾在這兩個集團之間的是一個由中立國家組成的核心集團,瑞士、奧地利、瑞典、芬蘭、愛爾蘭、馬耳他和塞浦路斯。它們與南斯拉夫一起組成了歐洲的 N+N 中立和不結盟國家集團。N+N 在推進通過合作構建安全和使歐洲再次自由和完整的宏偉目標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導致現在歐安組織成立的赫爾辛基進程在中立的芬蘭開始,並且維也納被選為常任理事國席位,這表明 N+N 國家具有寶貴的調解作用,這並非巧合。

南斯拉夫的特殊作用

同時,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參加了世界外交聯盟,這是一個由約 120 個成員組成的不結盟國家的全球運動。它的規模僅次於聯合國。南斯拉夫(以及理論上,繼承了它的一部分的每個繼承國)已經習慣於在北約所代表的西方聯盟和蘇聯控制的華約之間與世界大國一起扮演重要角色。

但在1992 年南斯拉夫完全解體後,近 2400 萬人發現自己現在是各個繼承國的一部分,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黑山和北馬其頓逐步加入北約結束了他們對不結盟陣營的參與.

從 20 世紀 50 年代初到南斯拉夫最終滅亡的 40 年間,其全球經濟聯繫和國際關係蓬勃發展。南斯拉夫的工程公司在世界各地忙碌。南斯拉夫護照提供幾乎普遍的免簽證旅行,從美國到蘇聯、中國、歐洲和阿拉伯世界。雖然其他繼承國也可以堅持鐵托時代的傳統,但塞爾維亞以繼承貝爾格萊德為首都的優勢,最認同前南斯拉夫。因此,即使冷戰已經過去,貝爾格萊德打不結盟牌也就不足為奇了。

2021年,塞爾維亞和阿塞拜疆在貝爾格萊德舉辦峰會,紀念不結盟運動成立60週年,邀請北約成員國土耳其和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作為嘉賓參加。2021年建設多極世界的口號是反對美國的明確信號 不出所料,烏克蘭和科索沃的強硬言論猛烈抨擊了俄羅斯和塞爾維亞。

除了 2021 年首腦會議的儀式和懷舊之情,塞爾維亞還利用這次活動遊說反對普遍承認科索沃的獨立。2022 年 11 月,第 28 屆貝爾格萊德導演電影節放映了米拉·圖拉吉利奇(Mila Turajlic)收集並在整個不結盟運動歷史上製作的一些引人入勝的南斯拉夫電影膠片時,前工會大樓的大廳裡擠滿了人。南斯拉夫最後一任外交部長、98 歲高齡的布迪米爾·隆卡爾 (Budimir Loncar) 從他在克羅地亞的家中趕來觀看演出,他回顧了不結盟運動對世界和平的追求,並告誡觀眾要吸取歷史教訓。

  • 事實與數據
    1961年貝爾格萊德不結盟國家會議的24個與會國
    阿富汗
  • 阿爾及利亞
  • 緬甸(緬甸)
  • 柬埔寨
  • 錫蘭(斯里蘭卡)
  • 塞浦路斯
  • 古巴
  • 埃及
  • 埃塞俄比亞
  • 加納
  • 幾內亞
  • 印度
  • 印度尼西亞
  • 伊拉克
  • 黎巴嫩
  • 馬里
  • 摩洛哥
  • 尼泊爾
  • 沙特阿拉伯
  • 索馬里
  • 蘇丹
  • 突尼斯
  • 也門
  • 南斯拉夫

歐洲中立的未來?

塞爾維亞官方的不結盟和中立政策建立在歷史基礎之上,支持貝爾格萊德追求塞爾維亞定義的國家利益。其中包括拒絕加入西方對俄羅斯的製裁,同時批評莫斯科對烏克蘭的侵略。用塞爾維亞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的話來說,這種平衡行為使該國處於“巨大、可怕”的壓力之下。歐盟一直堅持要求貝爾格萊德與歐盟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保持一致,但沒有成功。有時,塞爾維亞受到威脅,說它將不得不為不遵守歐盟政策(即使塞爾維亞尋求加入歐盟)和反對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加入北約的願望而付出政治代價. 這種壓力是一種負擔,但由於塞爾維亞在多瑙河和薩瓦河沿岸巴爾幹半島的中心地理位置及其相對較大的塞爾維亞國土面積(670 萬居民),因此可以承受。

不結盟國家能否幫助結束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
隨著歐洲東部戰火紛飛和經濟危機加深,想方設法阻止莫斯科對烏克蘭領土完整的侵犯在今天看來似乎不現實。然而,為了全球安全,恢復外交可能很快就會變得勢在必行,並促使人們進行更務實的思考。值得注意的是,迄今為止,與交戰雙方的有效溝通渠道最好由至少保持中立態度的國家保持暢通。

土耳其在發揮調解作用方面最為有效,並與聯合國一起成功促成了 2022 年 7 月 22 日與烏克蘭和俄羅斯達成的穀物和化肥出口協議。從那時起,一個設在伊斯坦布爾的辦事處負責監督從兩國向飢餓世界運送化肥和超過 1500 萬噸急需的糧食。在這方面,安卡拉可以被視為繼續其在二戰期間採取的嚴格中立的有利政策。

雖然在政治和經濟上與歐盟夥伴保持一致,但奧地利與瑞士一樣保持軍事中立。奧地利回顧了與莫斯科數十年的良好合作,從 1955 年維也納決定接受官方中立開始,這對蘇聯和西方都有利。今天,維也納是聯合國組織、歐安組織、歐佩克和許多其他國際機構的所在地。兩個多世紀前,奧地利政治家克萊門斯·馮·梅特涅主持了維也納會議,為拿破崙戰爭後的歐洲帶來了持久和平。因此,有些人試圖想像一個 2.0 版的維也納會議,但目前這種合乎邏輯的解決方案的先決條件尚不明朗。

塞爾維亞在全球外交中的潛在作用不容忽視,需要予以關注。

法國總統馬克龍是歐盟重量級領導人中在位時間最長的領導人,他曾多次與普京總統直接溝通。2019 年,馬克龍先生警告北約“腦死亡”,因為歐洲無法依靠美國在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的領導下保衛它。法國長期以來一直對北約和美國持懷疑態度。1966 年,時任總統夏爾·戴高樂選擇離開北約的軍事一體化結構。一年後,頗具影響力的法國作家和政治家讓-雅克·塞爾萬-施賴伯 (Jean-Jacques Servan-Schreiber) 在暢銷書《美國的挑戰》(“Le defi Americain”) 中濃縮了他的憂慮。

尼赫魯·納賽爾·鐵托

1956 年 7 月 19 日,印度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埃及總統賈邁勒·阿卜杜勒·納賽爾和南斯拉夫總統約瑟普·布羅茲·鐵托從左至右正式宣布成立不結盟運動。簽字儀式在南斯拉夫的布里俄尼群島舉行。
貝爾格萊德的外交是否再次發揮作用?
塞爾維亞不是北約成員國,更不用說歐盟了。然而,它立足於歐洲經濟軌道。但它還有一個與科索沃的懸而未決的問題,俄羅斯作為聯合國安理會擁有否決權的成員正在為此提供寶貴的支持。因此,塞爾維亞在強調維護烏克蘭領土主權的重要性的同時向俄羅斯傾斜,同時也顧及了塞爾維亞自身不承認科索沃為獨立國家的立場。因此,想像塞爾維亞在結束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的外交進程中發揮作用並不荒謬,也許是與合作夥伴共同努力。實際上,一旦在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敲定解決方案的時機成熟,中國和印度很可能成為美國和北約的重要對話者。

事實上,不結盟運動正在演變為一個在多極世界中提倡多重結盟的全球體系。目前擔任 G20 峰會主席的印度正在召集各國於 2023 年 1 月 12 日至 13 日召開虛擬的“全球南方之聲峰會”。

貝爾格萊德和北京之間的關係是友好的,但塞爾維亞能否調集外交力量和技巧來處理如此重要的問題?喬·拜登總統選擇了一位經驗豐富的巴爾干問題專家克里斯托弗·希爾作為他駐貝爾格萊德的大使,而塞爾維亞大使馬爾科·久里奇則是他老闆在華盛頓的重量級親信。塞爾維亞在全球外交中的潛在作用不容忽視,需要予以關注。

場景

場景 1
隨著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和東西方對抗的繼續展開,塞爾維亞可能會盡力蒙混過關,兩面下注,並寄希望於其在巴爾幹半島中心的優勢地理位置。貝爾格萊德將嘗試依靠其豐富的原材料、與個別歐盟國家的特殊關係和全球網絡,部分繼承自南斯拉夫並經過精心培養,尤其是針對其不結盟夥伴。

場景 2
假設俄烏戰爭愈演愈烈或果斷地向一方傾斜。在那種情況下,它可能會加快塞爾維亞和其他不結盟國家,尤其是中國的時間。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的個人關係可能會在那時發揮作用。這對莫斯科、北京、安卡拉和新德里的參與者尤其如此,而且,儘管在較小程度上,華盛頓和歐洲人也如此,塞爾維亞人經常與他們擦肩而過。

從理論上講,塞爾維亞在這種情況下發揮有意義的作用,前提是貝爾格萊德持續和積極地參與外交政策,並與烏克蘭和澤連斯基總統保持密切關係。塞爾維亞外交部長伊維察·達契奇在西方被視為與莫斯科關係密切,同時與各大洲的許多領導人,尤其是北京和不結盟運動國家的許多領導人有著長期建立的個人關係。

場景 3
在不太可能發生的情況下,歐盟內部的北歐和波羅的海鷹派與華盛頓和倫敦同步行動,可能會迫使塞爾維亞與西方完全結盟。這可能需要歐盟採取重大步驟並在貝爾格萊德更換領導層。這樣的策略需要巨大的努力和巨大的物質激勵才能使塞爾維亞取得成功和可持續發展。